十年风华·师者心语|邓扬舟:做一棵高出自己的树
邓扬舟,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教学),人文社科学院首任通识教育部主任,长期致力于传统人文经典的教学和研究。邓扬舟曾在武汉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任教多年,于2015年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邓扬舟教授接受采访时的照片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时间能见证一颗小树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对于校园里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来说,十年时间又见证了什么呢?今年是邓扬舟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工作生活的第十个年头,他始终重视人文精神,专注于通识教育的延续和发展,教授学生知识与专业技能,与学生分享自身经历,启发他们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生活的探索。
人文底蕴,一脉相承
在香港生活近十年后,邓扬舟选择前往深圳,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首批教师,他希望能将自己在香港生活工作中积累下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方法带回内地。“在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的通识课以学生为本,提倡原典阅读,更重要的是采取对话式的教育方式。在我看来,这是人文教育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如今身处港中大(深圳),邓扬舟认为这是传播通识教育理念的好机会。“我先在沙田校园上课,后又到深圳校园上课。我认为,这几乎是无缝对接的过程,因为两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一致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年来,邓扬舟深受同学们的关注与喜爱。他教授的“与人文对话”通识教育课程十分火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对通识教育的热情。
在新建成的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里,邓扬舟和记者侃侃而言自己对通识教育的看法:“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通识教育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成年知识分子,在专业技能之外,所需要的一种智性的、自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
通识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学的金牌课程,曾在2015年荣膺美国通识教育学会颁布的首届国际通识教育大奖,而这种优秀的通识教育传统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港中大(深圳)的通识教育课程旨在为学生带来丰富学术生活及启发未来生涯的知识、技能及经历。结合广度与深度,通识教育提供了多种诠释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的课程与活动,使学生能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做出更独立、理智、全面的选择。“通识教育的使命在于弥补当今大学教育过于技术化而导致学生欠缺综合知识储备的缺憾。”
邓扬舟认为,港中大(深圳)高度重视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其表现有三:一是分量重,通识课程学分占本科学生毕业学分要求的近六分之一;二是学科全,学生需要阅读人文、自然经典,包括天文、地理、社会领域等门类;三是配备专业师资和坚持小班教学,“大课、小课都由教授上,这在全世界大学中都是少见的”,而且外籍教授占师资团队的三分之一,所有通识课的讲师均拥有全球知名大学人文或社会学科的学术背景。
通识教育作为连接专业技术教育和全人教育之间的关键一环,注重全人教育中涉及独立及批判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为我们学校的通识教育感到非常骄傲,从同学们的反馈中也能够看出他们对通识教育大体是非常满意的。”作为通识教育部的教授,邓扬舟对港中大(深圳)的通识教育如是说。
拥抱变化,迎接挑战
如果把传统人文经典看作亘古不变的崇山峻岭,那么日新月异的科技就是浩浩荡荡的千流万川。二十一世纪,人类正向人工智能时代不断进发。当ChatGPT闯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无不谈论、尝试和探索这种功能强大的新兴技术。从“元宇宙”到人工智能,关于技术是否会取代人类的争论从未停止。语言哲学专业出身的邓扬舟也在观察着这一新事物:“有时候大家觉得这种大语言模型可以取代很多需要人类做的事情,比如认为它可以帮助人类思考,甚至可以帮助人类进行人文话题的探讨。当一些技术热潮蓬勃发展起来时,大家都非常兴奋。但有时冷静下来一看,会发现人们对于这种热潮的态度似乎过于乐观。”在学术界,对大语言模型的争论一直存在。邓扬舟引述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学派的观点,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关于思想的系统。“机器看起来像是在思考,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正的语言能力。”在他看来,这是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能力之间的本质区别。
在尝试使用ChatGPT后,邓扬舟觉得这是一项“好玩的技术”;然而作为一名负责通识教育的老师,邓扬舟也表达了一些担忧,比如倘若有学生尝试通过人工智能完成期末论文,这必然会涉及学术诚信问题。然而这种担忧并不显著,因为“目前在通识教育方面,ChatGPT还写不出一篇能拿到高分的文章。我见过好几篇类似的文章,自己也曾尝试使用ChatGPT写文章。然而,尽管我将要求描述得十分细致,但从学术角度来评析AI生成的文章,似乎都不太理想。”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邓扬舟保持着开放但谨慎的态度。他指出,虽然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某些技术性强的职业,但在人文学科领域,尤其是需要独立思考和深度解析的领域,其局限性依然明显。“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文学科的老师,”邓扬舟说,“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把目前的热潮夸大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关头。历史上每一次看似巨大的技术变革都是如此,之后回望似乎并没有像人们当初想象的那么具有革命性。”
秉持着这种观点,邓扬舟鼓励同学们从传统人文经典和古老智慧中汲取应对现代新技术浪潮的力量。“我们需要从最古老的智慧里面吸取先哲们对人生、对世界的反思,而勇于接触新事物也是现代知识分子的必要素养。历史上几乎所有获得成就的知识分子都能以开放平和的心态接受新事物。”
邓扬舟教授授课照片
读“一休人文”,做气质青年
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承载了不少人的童年回忆,小和尚一休哥凭借其聪明伶俐的形象深入人心。“一休人文”是邓扬舟于2016年创办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他时常通过这一窗口分享个人经历与理解感悟,志在播下人文种子、经营人文沃土。“一休人文”凭借其风格有趣、见解独特的内容,收获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同学们的大量阅读与评论,在学生群体中产生许多共鸣。
或许“一休人文”长盛不衰的秘密,在于邓扬舟总是能将生活话题与人文思考巧妙结合,源源不断地输出有内涵的“段子”、有深度的长文。譬如,提起恋爱话题,邓扬舟在2017年通过“一休人文”发布了一份关于爱情的调查问卷。在一千多份来自港中大(深圳)学生的回答中,有70.65%的同学认为“在一起的感觉”是选择男/女朋友最看重的因素,有18.81%和7.81%的同学分别最看重“人品”或“颜值”,仅有2.73%的同学在选择男/女朋友时最看重“学问”。当记者问及邓扬舟对此看法时,他首先承认了问卷的“娱乐性”。“当时学校里一共只有大约1000个学生,填报率非常高,几乎成为了问卷发布当日的一次狂欢。”对于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在一起的感觉是选择男/女朋友最看重的因素”这一结果,邓扬舟表示十分理解,“因为这估计也是在大学象牙塔里面才会出现的结果,大家都非常纯粹地选择自己的恋爱。恋爱是一种重要的人生体验,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不要被外表、财富和学问等外在因素所左右。我觉得问卷结果很好地表明了我们学生都很真诚。”在他看来,发布恋爱问卷、谈论恋爱话题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讨论爱情,而是用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来阐述道理,就像苏格拉底讨论爱情的目的是为了阐释人的精神成长一样。
谈及青年成长话题,邓扬舟也分享了他的独特理解。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青年的成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论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电视剧热播,“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却逐渐成为热门词汇。邓扬舟认为,孔子的经典言论应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指引,而非刻板的教条。在孔子的时代,人的平均寿命远不如现代,因此“三十而立”中“三十”的含义在今天可能相当于现代人的40或50岁。邓扬舟表示,随着时代变迁,人们不应拘泥于具体的年龄界限,而应当更加关注个人的成长路径和生活质量。对于“二十不惑”,邓扬舟坦言:“20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探索的关键阶段,困惑和迷茫是自然且正常的现象。与其急于摆脱困惑,不如坦然接受并享受这一过程,正如庄子的哲学思想提醒我们接受本性。”当被问及对“三十而已”的看法时,邓扬舟认为这反映了社会对年轻人期望的演变。在他看来,30岁的生活状态不应成为评判成就的标准,年轻人应更多关注个人的发展而非外界的压力。“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的大学生活相对轻松,社会性的压力远不如今天的年轻人这般大。那个时代的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享受生活,而当代年轻人则面临更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尽管如此,邓扬舟也看到了当代年轻人在多元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的显著提升,并指出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一休人文”不仅致力于智慧的传递,更指引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同学们,通过葆有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走向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生旅程。在近年的阅读经历中,邓扬舟最愿意和同学们探讨的是《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的片段。这段历程不仅见证了孔子对施展抱负的不懈追求,也充满了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精神探索。对邓扬舟而言,这是一种理想主义与现实困境的生动展现,在当代青年寻找自我与面对挑战的道路上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不忧不惧”,面对生活的挑战,青年人应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一棵树的信念
公众号“一休人文”中,一篇名为《树的信念》的长文在师生间广为传播。这是一个关于两代人命运与梦想的故事,邓扬舟在文中回忆了一位被时代遗忘的农村教师的生活轨迹。邓扬舟的父亲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树先生”,他曾经拥有成为教师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但无奈高考恢复得太晚,最终为了成就家庭更好的生活而牺牲了个人前途。尽管如此,他仍鼓励和支持儿子走出农村,去往更广阔的世界。
不知不觉间,文中那棵小小的树已经长大,邓扬舟也成为了许多人喜爱和敬仰的“树先生”,变成了一棵注视着同学们成长的行道树。他自嘲是棵广东的榕树,生得野蛮,张牙舞爪、四处蔓延。这棵树拥有一种信念,根部粗壮,汲取养分供应全身;枝叶繁茂,智慧和思想充盈其中,启蒙和教育荫蔽众生。
在《树的信念》的末尾,邓扬舟写道:“我坐在树先生身边,为他插了一支烟,无言地久久地哭泣。泪眼朦胧中,我望着远方,那是我生活的方向。我在那里,已然活过了当初树先生的年岁,有了自己的孩子,并教着差不多大的一些少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有时蓦然怀疑,我自己似乎也在那里快要活成了一棵不合时宜的树。我经常在门口的空地上整夜发懵,把一支烟点燃又掐灭,掐灭又点燃。但无论如何,我都对身边的他们说,将来你要去很远的地方,去水草丰茂的地方,去风景壮丽的地方。你不要跌倒,跌倒了你也不要怀疑。你要知道,每一颗远飞的种子,都承载了树的信念。”
学生记者:唐沐尧、金珠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