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罗智泉院士荣获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首届王选应用数学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二十届年会(CSIAM 2022)于11月18日在线上开幕。会议旨在交流工业与应用数学的最新学术进展及其在产业界的应用成果,并结合工业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
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学术)、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院士因其在大规模无线网络性能优化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首届王选应用数学奖。王选应用数学奖设立于2018年,今年是首届颁奖,主要奖励将数学研究成果落地应用并产生重大价值的杰出科学家。
王选应用数学奖于2018年设立,今年是首届颁奖,主要是为奖励将数学研究成果落地应用并在产生重要价值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针对当前5G网优超大规模参数组合、网络高度复杂的主要挑战,罗智泉院士团队首次提出现实网络统计模拟技术构想(SRCON),实现了5G网络性能优化的新突破。SRCON由三个关键技术构成:技术点1——在地化信道建模;技术点2——虚实融合的频谱效率统计建模;技术点3——Zeroth-Order算法。
目前罗智泉院士团队研发的SRCON技术已在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NeurIPS等国际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0+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6项,并在中国、韩国、荷兰、瑞士、德国等全球5G网络中规模化应用,支撑多个运营商5G网络的性能优先,帮助华为在5G网络优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以韩国第三大运营商LG U+为例,该公司在频谱资源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规模应用罗智泉院士及华为团队首创的SRCON技术,在全球权威网络评测机构Umlaut(原P3)发布的最新韩国5G评测报告中,以总分981遥遥领先,其网络性能不仅完胜韩国其他两家运营商,创造有史以来评测最高分,并且连续两年拿下了全球第一。
此外,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筱平教授当选2022年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研究人员王东教授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罗智泉教授简介
罗智泉教授,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他于1984年获北京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学位。他是SIAM会士和IEEE会士,以及IEEE信号处理期刊主编(2012-2014)。
罗智泉教授是国际著名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科学家。他的学术成果包括无线通信的收发机优化设计、最优鲁棒波束成形设计、动态频谱管理等,相关论文被IEEE等权威学术机构7次评为年度最佳论文;因在优化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2010年他被美国运筹和管理科学协会授予Farkas奖,2018年被国际数学优化学会授予Tseng纪念奖。
王筱平教授简介
王筱平教授,深圳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讲座教授。
王筱平教授,于1984年获得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并于1990年从库朗研究所(NYU)获得博士学位。
王筱平教授在微磁计算的算法,多相流的移动接触线模型理论和模拟,拓扑优化的高效算法等的研究上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就。他在2007年荣获了冯康科学计算奖,他还是2016年美国SIAM材料科学数学会议大会报告人和2019年国际工业和应用数学大会的大会报告人。
王东博士简介
王东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中心研究科学家。